分卷阅读254

到他说得这样直接。
  傅询继续道:“等攻下宋国,一统天下,他在朝堂上的位置高了,无人再敢议论,朕就封他。”
  这回太后也顾不得别的什么,脱口便问:“皇帝可想好了?”
  “是。”
  “既然如此,那哀家也不好多说什么。”
  “那是最好。”
  两人在朝堂后宫多年,深知有些事情,点到为止就好。
  傅询已经是手段强硬的青年帝王,不单是这件事情,还有许多事情,他不像当年的先太子,年纪尚轻,势力微弱,需要太后的支持与谋划,他只需要太后的“沉默”,只要她不插手就好。
  如此,他也可以继续给太后提供无上的尊荣。
  太后不会以为,动了韩悯,就会让傅询改变主意。她自作聪明,反倒会打破平衡。
  倒不如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。
  到这里便无话可说,傅询起身要走:“儿臣告退。”
  太后道:“不留下来用了晚膳再走?”
  “不必,来时也没有事先告知,想来他们没有预备多余的饭菜。”
  “那让他们现在去做,煲猪脚汤还来得及。”
  傅询笑了一下:“母后忘了,这里是建国寺。”
  “是,那……”
  他又道:“母后也不记得,我与韩悯小时候常喝猪蹄汤,是因为打架摔断了手和腿,不是我们喜欢喝,我们也不喜欢。往后母后还要往福宁殿送菜,还是换几样好。”
  太后哪里知道?
  只是见他们小时候,元娘子时常送汤给韩悯,心想着傅询应该也喜欢,才留意着让膳房去做。十几年了,也没有再留意过别的什么。
  傅询最后道:“父母之爱子,为之计深远。母后还是对大哥更上心。”
  太后张了张口,到底没有再说什么。
  *
  傅询一出来,就有个人从不远处的围墙那边探出脑袋,神秘兮兮地朝他招了招手。
  韩悯扒在墙角,一双杏眼直勾勾地望着他。
  傅询忍不住勾起唇角,屏退侍卫,朝他走去。
  “怎么在这里等?不是说第四个角门吗?”
  “你看到啦?”
  “嗯。”
  傅询捏住他的手腕,把他的手举起来,再将拇指按回去。
  方才韩悯躲在韩识后边朝他挥手,是这样挥手的,意思就是晚饭后,第四个角门见。
  韩悯道:“我以为你没看到,早点吃完饭,就早点过来了。”
  两人并肩,顺着围墙边的小路走。
  韩悯忽然叹了口气:“我哥的腿还没全好,就已经这样了,等他好了……”
  他怜惜地抚摸傅询的脊背,和摸猫的手法一样。
  傅询却道:“我打得过他了。”
  韩悯一瞪眼:“你敢!”
  傅询笑着要捏他的脸,被韩悯躲开了。
  “佛门圣地,不许放肆。”
  傅询让了一步,握住他的手。
  然后到了寺院门后,傅询要揽他的腰,也被他按住了。
  “佛门圣地。”
  傅询把他带出去:“这不就出来了?”
  可以亲亲抱抱了,就在建国寺门口。
  *
  再过了几日,葛先生将白石书局的事情交接完毕,也要离开永安。
  而白石书局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也将松烟墨客封笔的消息暂时压后。
  葛先生走的那日,韩悯与一众朋友都去送行。
  虽然早先就知道了这件事,但韩悯还是有些舍不得。
  “葛先生一定要走吗?”
  葛先生是他在桐州认识的,那是他最潦倒的时候,两年相扶,韩悯自然不舍得。
  这时葛先生穿着一身道袍,扛着上书“诸葛半仙”的布幡,却道:“说了多少次了?在外面喊我‘诸葛先生’。”
  韩悯垂着眼睛,可怜巴巴地看着他。
  “你都苦尽甘来了,不用我再帮你了。天下文人这么多,都等着我这个伯乐呢。”葛先生拍拍他的肩,“行了,有空再回来,到时候给你介绍新的文人朋友。”
  韩悯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:“嗯。”
  再同楚钰、温言说了两句话,葛先生扛着布幡,转身时带起一阵风,背对着朝他们挥挥手,就那样走了。
  他虽不是文人,没有太多的文采,但若是没有他,只怕韩悯与谢岩,特别是谢岩,便要在寂寂无名中浑噩度日了。
  知遇之恩难偿,但有更多的怀才之士,难遇知音,蹉跎此生。
  楚钰揽住韩悯的肩:“没事儿,还会回来的。”
  韩悯站了一会儿,眼见着葛先生的身影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官道那边,这才恍然想起一件事。
  “我还没问他叫什么名字。”
  楚钰惊道:“不是吧?你和他认识两年了,你还不知道他的名字?”
  “我一直问他,他一直不告诉我,还说自己就叫‘先生’。”
  韩悯想了想,还是要追上去问一问,楚钰却按住他:“他就是从前的宋国首富,偏好风雅,楚家和他做过生意,后来谢岩被赶出宋国,他散尽家财追到齐国来,就为了拉谢岩一把。”
  “那他叫什么?”
  “葛觅,高山流水觅知音的‘觅’。”
  作者有话要说:葛蜜,文人难中甜蜜糖的蜜(bushi)


第91章 九月初五
  葛先生走了, 韩悯难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来。
  次日就是九月初五,秋狩的日子。
  卫归卫小将军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